2022年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 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来自中国523所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4701名各学科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上榜。在临床医学领域,共有243名中国学者入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和杨其峰教授入选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中张运院士已是第七次、杨其峰教授已是第二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高被引学者”是指作为第...
近期,张运院士研究团队在心血管病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细胞死亡和分化》(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治疗诊断学》(Theranostics)等国际一流专业期刊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病因。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2017年发表的CANTO...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4.35亿,且呈逐年增长趋势。高血压引起的左室后负荷增加可导致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和左房扩大,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LVH和左房扩大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往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群体,高血压可产生不同类型的左室重构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是一类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为病理基础的疾病的总称,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进入本世纪以来,ASCVD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病因,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障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ASCVD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深入探讨AS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仍是心血管病工作者面临的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自1977年Gruentzig A报告首例PCI以来,PCI已迅速发展成为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PCI术后再发心血管事件(MACE)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随访研究发现,PCI术后超过半数的再发MACE是由非靶病变(nontarget lesions,NTLs)进展为新的罪犯病变所致。此外,长期以来应用PCI治疗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的利弊关系存在很大争议,多项随机临床试验...
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可引起心肌细胞的进行性损伤并激活心肌成纤维细胞,导致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脏功能的进行性减退。研究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过度激活和心肌细胞自噬异常可能是糖尿病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室重构的重要机制,因此,寻找RAAS和心肌细胞自噬共同的调控因子或药物可能为改善糖尿病心肌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目前,心血管病领域的三大科学难题是:(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患者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这种 “定时炸弹”何时起爆难以预测;(2)心力衰竭是患者慢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病程难以逆转;(3)心血管重构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但发生机制不明。所谓心血管重构是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肌或血管细胞凋亡或坏死增加而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所导致的...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目前,心血管病领域的三大科学难题是:(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患者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定时炸弹”何时起爆难以预测;(2)心力衰竭是患者慢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病程难以逆转;(3)心血管重构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但发生机制不明。所谓心血管重构是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肌或血管细胞凋亡或坏死增加而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所导致的心...